各位朋友大家好,欢迎来到月来客栈,我是涂伊。

今天是2021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八星期六。今天涂伊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诗人杜少陵「三吏三别」中的第二首歌行体古诗《新安吏》。涂伊在读这首诗的时候,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《木兰辞》中所描述的征丁情景,”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,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 “,最后年仅十五岁的木兰不得不选择替父从军。然而在《新安吏》中也有着类似的情景”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“,最后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男丁都被抓去做了壮丁。这些都无不体现了当权者的昏庸无能,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,要捐要人,根本不顾人民死活。

同《石壕吏》一样,《新安吏》中所讲述的内容依旧是安史之乱(755年至763年)时期军队强抓丁而导致骨肉分离的场面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。

 

新安吏
[唐] 杜甫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借问新安吏,县小更无丁?
府帖(tiě)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
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(líng)俜(pīng)。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莫自使眼枯,收汝(rǔ)泪纵横。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我军取相(xiàng)州,日夕望其平。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就粮近故垒(lěi),练卒依旧京。
掘壕(háo)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

 

背景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冬,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,旋即(不久)便和李光弼、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,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(即相州,治所在今河南安阳)包围了安庆绪叛军,局势十分可喜。然而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郭子仪、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,诸军不设统帅,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使诸军不相统属,又兼粮食不足,士气低落,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,史思明援军至,唐军遂在邺城大败。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,其余各节度使逃归各自镇守。安庆绪、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。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,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。这一战之后,官军散亡,兵员亟待补充,于是朝廷下令征兵。杜甫在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,在赴任途中历经新安时看到征兵的情况,写下了这首诗。

注释

客:杜甫自称。
新安:地名,今河南省新安县。
点兵:征兵,抓丁。
更:岂。
府帖:指征兵的文书,即“军帖”。
次:依次。
中男:指十八岁以上、二十三岁以下成丁。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。
绝短小:极矮小。
王城:指东都洛阳。
伶俜(pīng):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。
白水:河水。
眼枯:哭干眼泪。
天地:暗喻朝廷。
相州:即邺城,今河南安阳。
岂意:哪里料到。
归军:指唐朝的败兵。
星散营: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。
就粮: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。
旧京:这里指东都洛阳。
壕:城下之池。
不到水:指掘壕很浅。
王师顺: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。
抚养:爱护。
仆射:指郭子仪。如父兄:指极爱士卒。

译文

我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,听到人声喧哗,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。我便问那些新安县里派来的吏役:“新安这个小县,连年战争,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?”(又一说为:难道新安这个县小到没有成丁的人了吗?)官吏回答说:“昨夜已有兵府文书下达,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。”我说:“啊,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,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?”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坏,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。瘦弱的青年大多来自贫户,他们都孤零零的,无人陪送。时候已到黄昏,河水东流而去,青山下还有送行者的哭声。

我看到如此景象,觉得只好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,说:“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,不要哭坏了眼睛,徒然伤了身体。天地终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!官军进攻相州,本来希望一二天之内就能平定,岂知把敌人的形势估计错了,以致打了败仗,兵士一营一营地溃散了。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,训练也在东都近郊。要他们做的工作是掘城壕,也不会深到见水。牧马也是比较轻的任务。况且这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,参加的是讨伐叛徒的王师。主将对于兵士,显然是很关心抚养的。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,仆射对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。”

赏析

《新安吏》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。全诗可分两个层次: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,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;后十六句笔锋一转,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。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、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。

“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”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。“客”为杜甫自指。后文的一切描写,都是从诗人“喧呼闻点兵”五字中生出。首先是杜甫质问官吏”借问新安吏,县小更无丁?“(唐玄宗天宝三年以十八岁为中男,二十二岁为丁)。但遭到的回复确是”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“。杜甫此时已经知道讲王法是不能再发生作用了,于是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:“中男又矮又小,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?”。不过此时的官吏并没有答话,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,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。

接着杜甫又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。他怀着沉痛的心情,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。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,而且有母亲在送行。中男年幼,当然不可能有妻子。之所以父亲不来,是因为前面说过“县小更无丁”,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。所以“有母”的言外之意,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。“瘦男”的“瘦”已叫人目不忍睹,加上“独伶俜”三字,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。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,只觉天已黄昏了,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,青山好像带着哭声,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。

面对无可奈何的情景,杜甫只得开始来安慰这些哭泣的人们,让他们不要哭坏了身体,并说到天地(暗喻朝廷)终究是无情的。我军进攻相州,本来胜利在望,结果把敌人的形势估计错了,以致打了败仗。最后话锋一转,杜甫又继续安慰到:即使他们从军也是在东都附近安营扎寨,做的工作也是比较轻的任务。况且这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,主将对于兵士也会像父兄一样关系,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太过难过。

不过杜甫自己也心里也明白,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。诗在揭露的同时,又对朝廷有所回护,杜甫这样说也是用心良苦。实际上,人民蒙受的惨痛,国家面临的灾难,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。一方面,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,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。另一方面,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、压迫人民,在国难当头的时候,却又昏庸无能,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又全部推向人民不顾人民死活。因此在杜甫眼里看来,百姓是手心里的肉,国家是手背上的肉,两者都想兼顾但对此都无能为力,只能对两者充满深深的同情。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杜甫的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,却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,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的做法了。
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,祝大家周末愉快。我是涂伊,我们月来客栈见!

引用

[1] 西窗烛
[2] 古诗文网